1月22日,貴州交建集團所屬路橋集團承建的貴平高速全線第二長隧道弄豪順利打通左幅最后一米,標志著這項控制性工程實現雙幅貫通。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簡簡單單的八個大字,卻凝聚著無數建設者的汗水,特別是大部分時間都要在黑暗潮濕的隧道中施工的隧道建設者,每一條通向光明的隧道,都記錄著他們的青春和熱血。
“四新”應用 注入創新動能
位于貴州省平塘縣者密鎮甲青村的弄豪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全長2530米,最大埋深231米,地處巖溶發育區域。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等,極大考驗著項目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安全管控水平。
自開工以來,貴平高速18標項目團隊勤用“四新”技術,不斷總結經驗,把問題點作為改進點,把改進點作為創新點,從設計優化、施工組織、機具裝備、智能技術應用等方面開展攻關,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隧道施工管理經驗和工藝工法,在穩步推進建設進度的同時,著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項目。
2023年10月,項目創新引進三維激光斷面掃描儀,通過建立一站式全息三維模型,可精準定位分析每一個點和面,實現對隧道開挖、初支凈空平整度、變形監測、二襯鋼筋保護層、隧道凈空的全息檢查。
“相較傳統作業方式,運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施工作業更加高效、精準,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個斷面約100米范圍內的全景數據采集。”貴平高速18標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些數據推送至智慧平臺進行統一管理,更加直觀全面,可有效精準判定超欠挖位置,讓二襯厚度和斷面檢測精度進一步得到提升。
科技創新為項目建設注入源源動能。為保證型鋼及其他型材加工精度及尺寸,項目部采用成套加工設備,包括型鋼焊接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鋼筋網片生產線、自動化連接鋼板生產線等,從而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各道工序和質量。
智慧管理 護航生產安全
“弄豪隧道屬長隧道,是我們的控制性工程,洞內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無疑是第一位的,每一位參建人員都是家中的頂梁柱,必須要保證他們毫發無損的回去。”談到安全,項目負責人深有感觸,“在弄豪隧道施工過程中,由于隧道處于巖溶發育地段,洞頂流沙、巖溶管道淺埋段的局部冒頂塌陷等難點數不勝數。”
為強化危險源管理工作,項目部時常邀請隧道專家現場“把脈”,不斷結合現有施工經驗,創新提煉總結出各種施工工法。
施工現場,工人們頭戴的安全帽和常見的安全帽相比,后面多了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裝置。“這是裝有特制芯片的智慧安全帽,支持定位、調度等功能,與智慧平臺接通,便于項目中心第一時間了解工人情況。”在貴平18標工區長一番操作下,原本展示著掌子面、二襯等施工現場的智慧平臺上,清晰標注出隧道內所有工人施工的具體坐標。
在弄豪隧道施工中,對安全的防范可以說是做到細微處,比如每天上崗前的班前教育;將高清攝像頭固定于二襯臺車最頂端,可視化監測二襯混凝土拱頂澆筑情況,最大程度減少人工作業,這為隧道安全掘進創造了條件。
黨建引領 點燃“紅色引擎”
工程項目在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黨建工作就做到哪里。弄豪隧道開鑿之初,便成立了項目黨支部,堅持黨建和業務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始終以黨建工作統領征地拆遷、隧道施工、工藝創新等各項工作。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提質增效’的堡壘”,在貴平高速18標黨支部書記看來,必須堅持黨建引領項目建設,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有了這一思路,在“交建先鋒·紅蘊貴平”黨建品牌引領下,貴平18標積極探索“黨建+安全生產”模式,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隊”“青安崗”在安全生產中的“前沿哨兵”作用,激勵黨員干部扛起使命擔當。同時,以勞動競賽為抓手,廣泛組織崗位練兵、技術革新等實踐活動,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提升應對急難險重工程施工能力和科技成果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能力。
黨建為先強引領,點燃了一批青年建設者的奮斗激情。“我去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又是工區長,無論如何,我都要堅定不移地站在施工一線。”工區長介紹,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他和項目其他技術人員以安全高效為出發點,不斷在技術創新上發力,強化專業技術培訓和技術交底,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各種難題迎刃而解,隧道開挖掘進安全高效推進。
2023年12月15日,弄豪隧道右幅貫通,時隔僅一個月,左幅再傳喜訊,至此,弄豪隧道實現雙幅貫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模范引領的旗幟’。”項目黨支部書記說,圍繞“五心五美建貴平”的要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帶頭抓業務,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2023年績效考核中,貴平18標位于全線20個標段前列。
新年開新局,奮戰“開門紅”,弄豪隧道的貫通,為貴平高速項目建設進度再次按下"加速鍵"。“目前我們全線隧道掘進整體施工進度已完成50%,正朝著通車目標穩步推進。”對于項目建設,全體參加者信心滿滿。